为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华师一初中部 711 班于三月积极开展系列学习雷锋月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这一系列活动在校园和社区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成为了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的生动实践。
三月,是学雷锋月,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温暖的季节里,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总会如期在中华大地掀起。华师一初中部一直以来都将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雷锋精神所蕴含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钉子精神等,都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711 班作为学校的优秀班级之一,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班主任张老师深知雷锋精神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得知学校的活动安排后,第一时间与家委会沟通,商讨活动方案。家委和家长们也热情高涨,家长们积极参与组织,和孩子们一起,大家都对即将开展的 “进社区学雷锋” 活动充满期待。
在活动正式开展前,班级精心策划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旨在让学生们更深入地领悟雷锋精神。班会课上,教室的灯光柔和地洒在每一张课桌上,同学们整齐地坐好,眼神中充满了期待。班主任首先播放了一段精心剪辑的关于雷锋生平事迹的视频,视频中雷锋那质朴的笑容、忙碌的身影以及他为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看到雷锋不顾自身疲惫,帮助战友洗衣服,利用休息时间为群众做好事,同学们的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
播放完视频后,班主任开始详细讲解雷锋的事迹。用生动的语言,将雷锋从一个贫苦的孤儿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娓娓道来。讲述到雷锋在工作中如何勤奋努力,对待每一项任务都一丝不苟时,班主任特别强调了雷锋的 “钉子精神”,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也要有这种挤和钻的劲头。同学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重要的内容。除了视频和讲解,班主任还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感受。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同学说雷锋的善良和乐于助人让他深受感动,以后也要多帮助身边的人;有的同学则表示要学习雷锋的敬业精神,对待学习要更加认真负责。整个班会课气氛热烈,同学们在交流中不断深化对雷锋精神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充分的准备之后,711 班的同学们迎来了进社区学雷锋的实践活动。全班分成了9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带着满满的热情和使命感,奔赴社区的各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
池塘焕新行动,守护社区之美:
第一组的同学们来到社区池塘边,这里曾是社区的亮丽风景,如今却因缺乏清理,水面垃圾漂浮,岸边杂物堆积,散发着难闻气味。张新然看到这场景,心中沉重,清理池塘的决心却更加坚定。
张新然拿起网兜打捞水面垃圾,爸爸拿着夹子仔细捡拾岸边杂物,连小小的烟头都不放过,妈妈则认真将垃圾分类装袋,严格区分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清理时,张新然发现有些垃圾被水草缠住难以打捞,她思索后找来长树枝,轻轻拨开水草,再用网兜捞起垃圾。即便额头布满汗珠,她也顾不上擦拭,专注清理。爸爸见状,鼓励他一起努力把池塘清理干净。
除了张新然一家,小组其他同学也积极行动。陈思源专注清理小区楼道、电线杆、公告栏上的小广告,他深知这些小广告破坏了小区的整体美感与秩序;田子宸在清除小广告时,发现刚清理完又有人张贴,他深刻意识到维护城市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徐安泽更是坚持参与清洁活动,认真清理小区犄角旮旯和垃圾桶旁的垃圾,他用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方梦婕帮助清洁大叔打扫卫生,还主动扶正小区车棚里倒地的车辆,从点滴小事中传递温暖;周馨冉沿着小区道路清理垃圾,每一次弯腰都饱含着对社区环境的责任。
植绿护绿,共筑绿色家园:
第二组的同学们肩负着为社区增添绿色的使命,他们来到社区的一片空地,开展植树活动。董紫昕同学作为组长,认真地给大家分工。“大家听我说,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负责挖坑,有的负责提水,有的负责扶树苗,还有的负责填土,大家要互相配合,争取把树种好。” 同学们纷纷点头,迅速行动起来。
熊芷昕和李峻熙同学负责挖坑,他们拿起铁锹,用力地挖着土。刚开始,他们觉得有些吃力,但他们没有放弃,互相鼓励着。“加油,我们马上就挖好了。” 熊芷昕一边说着,一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刘泽轩和吴欣怡同学则小心翼翼地将树苗放入挖好的坑中,扶着树苗,让它保持直立。其他同学有的提着水桶,来回奔波在水龙头和植树地点之间,为树苗提供充足的水分;有的用铲子将土填到坑里,并用脚踩实,确保树苗能够稳固生长。
在植树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一些小困难。有一棵树苗的根部有些受损,大家担心它难以成活。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在树苗根部多浇一些水,并在周围铺上一些营养土,希望它能够茁壮成长。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十棵树苗都成功种下。看着这些树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知道,这些树苗在未来将长成大树,为社区带来更多的绿色和生机。
温暖社区行,关爱身边人:
第三组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的爱心,来到社区的保安亭和健身区,为保安叔叔和居民们送去温暖。云浩宇同学抱着一箱牛奶,赵王睿璿同学提着一袋矿泉水,他们和其他组员一起走向保安亭。“叔叔,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云浩宇将牛奶递给保安叔叔,真诚地说道。保安叔叔接过牛奶,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谢谢你们,孩子们,你们真懂事。” 他的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
送完温暖后,同学们来到健身区,开始擦拭健身器材。李墨同学紧紧地握着抹布,用力地擦拭着器材上的灰尘。健身区的落叶不停地往同学们的脖子里钻,但他们毫不在意,专注地完成着手中的工作。突然,赵王睿璿发现滑梯缝里有一枚纽扣,她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地举起来给大家看,“你们看,我发现了什么!” 大家都被她的喜悦所感染,相视一笑。
在清理垃圾时,风很大,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像四处逃窜的白鸽,很难捡拾。同学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张开双臂围追堵截,互相配合,用长夹子将垃圾一一夹进垃圾袋。虽然过程很艰难,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加油,我们马上就清理完了。” 孙臣熙同学鼓励着大家。经过努力,健身区变得干净整洁,居民们来到这里锻炼时,看到焕然一新的环境,都对同学们竖起了大拇指。
擦亮社区窗口,宣传文明新风:
第四组的同学们将目标锁定在社区的宣传栏上。这些宣传栏原本是社区宣传重要信息和文明知识的窗口,但如今却堆满了落叶,还被各种小广告 “牛皮癣” 侵占,变得杂乱无章,宣传信息也难以辨认。欧阳宇珂组长提前对宣传栏进行了实地考察,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
活动当天,同学们早早地来到社区。有的同学拿着扫帚,弯下腰,认真地清扫宣传栏周围的落叶。张凌云同学动作熟练而有条理,他将落叶扫成一堆,再用簸箕将它们装进垃圾桶。有的同学手持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清理宣传栏上的小广告。方立欣同学全神贯注地刮除那些顽固的粘胶和纸张,尽量避免对宣传栏表面造成损伤。遇到难以清理的地方,同学们就一起出谋划策,共同攻克难题。
在清理过程中,呙振宇同学发现一些小广告贴得非常牢固,用小铲子很难铲除。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先在小广告上喷了一些水,让粘胶软化,然后再用小铲子轻轻一铲,小广告就很容易被铲除了。大家纷纷效仿他的方法,清理工作变得更加顺利。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宣传栏终于恢复了原本的整洁美观,重新焕发出它的光彩。路过的居民看到清理后的宣传栏,纷纷驻足观看上面的宣传信息,对同学们的工作表示赞赏。
垃圾清零行动,共建整洁社区:
第五组的同学们在社区里开展了一场 “垃圾清零行动”。沈胡朗和史铠文同学一组,负责清理小区的中心花园。这里本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却让它蒙上了 “污垢”。花丛中藏着烟头、废纸、包装袋等垃圾,草地上也散落着不少杂物。他们穿梭在花丛间,仔细地将垃圾一一捡起。史凯文发现花丛深处有一个被丢弃的塑料瓶,他毫不犹豫地弯下腰,伸长手臂,努力将瓶子从枝叶间取出。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顾不上擦拭,笑着说:“看,又‘消灭’了一个垃圾!”
王梓熙和雷宇轩同学则负责清理社区小道和垃圾桶周边的垃圾。垃圾桶旁堆满了各种垃圾,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王梓熙拿起扫帚,认真地清扫着地面的垃圾,雷宇轩则用夹子将一些难以清扫的垃圾夹起来。他们一边清理,一边向路过的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倡导大家爱护环境。“叔叔阿姨,垃圾要分类投放,这样可以保护环境。” 雷宇轩礼貌地向一位居民说道。居民们对他们的宣传表示认可,并承诺以后会注意垃圾分类。
在清理池塘垃圾时,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塑料袋、饮料瓶、废纸,还有几条死鱼,散发出一阵恶臭。李彭阳和聂雨恬同学强忍着臭味,用扫帚和竹杆把池塘里的垃圾一一捞上来,再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垃圾袋里。捞了半个小时,他们终于把池塘里的垃圾 “大军” 消灭了,水里的鱼儿也欢快地向他们游来,仿佛在向他们致谢。经过同学们的努力,社区的环境焕然一新,居民们生活在更加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清洁社区角落,传递文明力量:
第六组的同学们走进社区,对街道和灌木丛进行全面清洁。马菥媛、左雯妤同学看着街道上堆积的杂物和灌木丛中隐藏的垃圾,一开始感到有些无从下手。但在家长们的指导下,他们迅速分工合作。一部分同学拿起扫帚清扫街道,马菥媛则和其他一部分同学钻进灌木丛中,仔细清理隐藏的垃圾。
灌木丛中的垃圾清理起来并不容易,有些垃圾被树枝缠住,需要小心翼翼地解开。张智宸同学不怕困难,他用手拨开树枝,将垃圾一一捡起。吴佳豪同学则在一旁帮忙拿着垃圾袋,配合马菥媛和张智宸的工作。在清理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被丢弃的废旧电池,这些电池如果随意丢弃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他们将废旧电池收集起来,准备交给专门的回收机构进行处理。
左雯妤和李奕航同学负责清理街道上的落叶。落叶被风吹得到处都是,他们需要不断地追逐着落叶进行清扫。但他们没有抱怨,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街道变得干净整洁,灌木丛也焕然一新。居民们看到他们的劳动成果,纷纷为他们点赞。一位居民说:“这些孩子真的太懂事了,把我们的社区打扫得这么干净,谢谢他们!”
校园文明使者,践行雷锋精神:
第七组的同学们走进中南民族大学,开展校园环境整治活动。他们携带了垃圾袋、手套、小铲子和抹布等工具,决心用实际行动为校园带来一股清新与温暖的力量。活动启动后,同学们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面对校园内共享单车停放区的混乱状况,邵昕玥和李楚原等同学迅速分工,一部分人负责将一辆辆单车从杂乱中解救出来,小心翼翼地排列整齐,确保它们能稳稳地停放在规定的位置;另一部分人则细心检查每辆单车的状况,确保它们能够安全、便捷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在整理共享单车的过程中,熊辰熙同学发现有一辆单车的链条掉了,无法正常骑行。他主动找来工具,尝试将链条安装回去。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做这样的维修工作,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细心,成功地将链条安装好。其他同学看到他的努力,纷纷向他学习,更加认真地检查单车的状况。刘奕灼和邓煜祺同学则手持垃圾袋和小铲子,穿梭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清理垃圾。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无论是花坛边的细小纸屑,还是操场上的塑料瓶盖,甚至是隐藏在草丛中的烟蒂,都被他们一一拾起,分类投放到垃圾桶内。
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许多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旧书、文具等物品。邵子汉和余逸凡同学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收集起来,希望能找到它们的主人,或者将它们捐赠给需要的人。此外,同学们还拿起扫帚,清扫着校园小径上的落叶与尘土,确保每一条道路都干净整洁。当看到原本脏乱的角落变得焕然一新时,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校园的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他们的行动,对他们的奉献精神表示赞赏和感谢。
小区清洁行动,弘扬雷锋精神:
第八组的同学们来到保利华都小区,开展 “捡拾垃圾” 的志愿服务活动。刚到小区门口,他们就发现电线杆上贴满了小广告,大家争先恐后地冲了上去。崔竣皓同学作为小组里的 “小巨人”,发挥了他的身高优势,一踮脚就轻而易举地把高处的几张顽固小广告撕了下来。
进入小区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提着垃圾袋边走边捡。阳伊卓同学的眼睛像雷达一样敏锐,果皮、烟头、纸屑等垃圾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在捡拾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不少挑战。有的垃圾被吹到了角落里,难以捡取;有的垃圾深深地嵌入泥土中,需要用手去抠出来。但同学们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俯下身、弯下腰,认真捡拾。姚佳淇同学在清理绿化带时,发现了一个被埋在土里的塑料袋,她用手小心翼翼地将其抠出来,尽管手上沾满了泥土,但她毫不在意。
罗心然同学突然指着绿化带深处喊道:“看那!” 大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围过去,枯枝败叶里半埋着一个发霉的快递盒,旁边还躺着一个沾满泥浆的塑料瓶。竹夹子刚碰上去,一群绿头苍蝇 “嗡” 地炸开,惊得阳伊卓倒退两步撞在冬青树上。但同学们没有退缩,他们齐心协力,用夹子将垃圾夹出来,放入垃圾袋中。最难对付的是卡在排水沟盖板下的烟盒,他们轮流用竹夹子捅了半天,最后还是班长掏出美术课用的镊子才夹出来。
活动结束时,小区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道路变得更加干净整洁,花坛里的花草也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一位拄拐杖的老奶奶颤巍巍地掏出手帕,非要给同学们擦汗,“这些碎玻璃渣子,可算清理干净了,谢谢你们,孩子们!” 同学们听了,心里暖暖的,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
社区环境保卫战,传承雷锋精神:
第九组的同学们在五环社区里展开了一场全面的环境保卫战。组长阳灿带来准备好的工具,穿上学雷锋的红色马甲,董轩诚同学首当其冲带领着大家,拿着铁钳、垃圾袋等工具,对社区的各个角落进行清理。他目光所及之处,散落的烟蒂像撒在绿毯上的黑芝麻,塑料袋在灌木丛中飘摇如褪色的风筝,长椅下堆积的枯枝败叶里还藏着几个泛黄的饮料瓶,统统打扫干净。
李杨未来同学认真地用夹子夹起藏在灌木丛中的烟头,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专注。刘奕鑫和阳灿同学负责清扫街道上的落叶和杂物,他们挥动着扫帚,将落叶扫成一堆,再用簸箕将它们装进垃圾桶。在清理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些垃圾卡在缝隙里,很难清理。陶煜谦和刘亦鑫同学互相协作,一个用夹子固定,一个用工具小心撬出。
转角处的李奶奶颤巍巍要来帮忙,被同学们按着坐在藤椅上当 “监工”。李奶奶絮絮叨叨说起二十年前的社区:“那时候白玉兰开得可旺了,风一吹,香得能醉人……” 同学们听着李奶奶的讲述,更加坚定了要让社区恢复美丽的决心。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六个鼓囊囊的垃圾袋整齐码放在分类站。回程路上,指尖残留着消毒水混合青草的气息,小李突然指着窗外喊:“看!多美的云!” 晴朗的天空下,那朵白花花的云正飞过在他们刚清理过的社区花园上方。社区居民看到他们的努力,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社区的环境因为他们的付出变得更加整洁美观。
经过 711 班同学们的辛勤努力,他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原本垃圾堆积的池塘变得清澈见底,水面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小区内的道路干净整洁,没有了往日的杂物与垃圾,路边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同学们点头致谢。曾经布满小广告的宣传栏焕然一新,崭新的宣传海报展示着社区的文化与活动信息,成为了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楼道里也不再有堆积的杂物,变得宽敞明亮,居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
此次活动中,711 班的同学们还特别关注到了社区里的孤寡老人。他们主动走进老人家中,为老人打扫房间、陪老人聊天,给老人们带去了温暖和关怀。老人们的感动之情溢于言表,李奶奶满是感激地说:“这些孩子太懂事了,一进门就忙前忙后的,陪我这个老太婆说心里话,让我这心里呀,暖烘烘的!” 王爷爷也竖起大拇指称赞:“看到这些孩子,就像看到了当年的雷锋,社会有这样的下一代,有希望!” 老人们的赞扬,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奉献的价值。
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的同学都有着深刻的感悟。
第一组的张新然感慨道:“这次清理池塘,我才真切地意识到保护环境不能只靠嘴上说说,要用实际行动去落实。以后我不仅自己会爱护环境,还会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行动。”
第二组负责植树的熊芷昕说:“植树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想到这些树苗以后会长大,为社区遮风挡雨、净化空气,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这让我懂得了,付出就会有收获,哪怕是小小的树苗,也能在我们的努力下,为社区带来大大的改变。”
第三组为保安和居民送温暖的云浩宇分享道:“给保安叔叔送牛奶的时候,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特别开心。原来帮助别人能收获这么多快乐,以后我要多做这样的好事。”
第四组清理宣传栏的欧阳宇珂表示:“清理宣传栏需要耐心和细心,就像学习一样,不能马虎。看到宣传栏变得干净整洁,能更好地为居民传递信息,我觉得我们的努力很有意义。”
第五组参与垃圾清理的沈胡朗说:“弯腰捡起垃圾的那一刻,我就在想,每个人都做好身边这些小事,我们的社区、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次活动让我真正理解了雷锋精神从点滴做起的含义。”
第六组负责街道和灌木丛清洁的马菥媛说:“一开始面对那么多垃圾,我有点打退堂鼓,但看到大家都那么认真,我也鼓起了劲。团队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以后遇到困难,我也不会轻易放弃了。”
第七组走进大学校园服务的邵昕玥谈道:“在大学里,我们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家对我们的认可。这让我更有动力去践行雷锋精神,也明白了帮助不分场合,只要有心,处处都能传递温暖。”
第八组在小区捡垃圾的阳伊卓说道:“活动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像抠那些嵌入泥土的垃圾,又脏又累,但当看到小区变得干净,听到居民的赞扬,就觉得所有辛苦都不算什么了。我以后会更积极地参加这类活动。”
第九组参与社区环境保卫战的董轩诚总结道:“这次活动让我明白,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里。把社区打扫干净,让大家生活得更舒适,就是在传承雷锋精神。我会把这种精神一直保持下去。”
此次活动让雷锋精神在711班深深扎根,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互帮互助的氛围愈发浓厚,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在学习上,大家也更有干劲,遇到难题会主动互相请教,就像在社区活动中共同克服困难一样。从学校层面而言,711班的行动为全校营造了浓厚的学雷锋氛围,成为了其他班级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更多同学参与到传承雷锋精神的行动中来。同时,同学们的付出也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711班表示将持续践行雷锋精神,计划定期组织类似的社区服务活动。他们也期待更多班级加入,共同为社区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让雷锋精神在社区持续绽放光彩,让这份温暖与爱心不断传递下去,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