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请输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年级动态 >> 初一年级 >> 正文

美术作品《清明上河图》浅析(美术选修课课业展示)

作者:李单  时间: 2013-01-08 16:52:18 点击: 5429

 作者:朱彧涵     班级:710班

        我最喜欢的名画就是我国著名的北宋画家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现在被北京故宫博物院馆收为藏珍品。它的宽有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画家张择瑞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画。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属于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人们的生活。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让人们一看就一目了然。
 
 
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让人们一开始就对画有了好感,而且非常吸引人。
 
 
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这样看来人们的生活真富有色彩。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来观赏嘛。
 
 
 
热闹的市区街道:
    看了那么多,再来看看市区街道吧!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等等。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市区街道的人也有不少。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闺秀,有问路的外地游客,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无所不有。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从上文中我看出来《清明上河图》有非常多的细节,经查资料得到,张择瑞利用了他一年的心血完成了《清明上河图》想想看有那么多人物细节,真的是很不容易啊。比如:摩肩接踵的人们,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出了五百五十多个具有特色的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