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请输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 师生文苑 >> 正文

《黄狗、斑马和大家》读后感

作者:程明勇  时间: 2013-03-03 22:00:32 点击: 2749

《黄狗、斑马和大家》读后感

705任俊飞

    今天我读了顾乡的一篇童话《黄狗、斑马和大家》。文中,黄狗是一个很懒、很馋也很坏的家伙,斑马则很勤劳,名声不错。

    这天,黄狗偷走了斑马的皮毛,给斑马穿上了狗的皮毛,两人的地位立刻改变,直到黄狗披的皮旧了,褪色了,便逃走了。斑马也离开了小镇。大家早已发现“斑马变得很懒,而

黄狗变勤快了,大家认为斑马以前做了太多的好事,休息一下理所当然,而黄狗则被认为应该补偿大家。在斑马逃走后,大家看不见“斑马悲痛,看不见“黄狗却愤怒,最后当大家可以心平气和的打扫他俩的房间时,才发现了一切。

    初读文章,我认为它情节粗拙、简单,后来我才明白,作者给了斑马、黄狗以确定的名称,却从来没让“大家”中的任何一个个体现身,故事中的“大家” 始终作为一个理所当然的群体共进共出,并共同对个体施加他们理所当然的判断和影响。故事里,受到质疑的只有黄狗与斑马,“大家”的权威与权利是从来不受任何个体质疑的,尽管故事中的事实不断提示着我们这一质疑空间的存在。有的时候,事实之所以被认为是事实,与事实本身的真实性没有关联,而只是因为大家觉得它是事实。

    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则童话,来引起我们关于社会中个人与群体、真与假等概念的重新理解省思。

 

 

《牛桩》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曹文轩的《牛桩》。故事起源于某地一个古老的习俗——送桩。就是十六人偷了拴公牛的牛桩,并将它送给一户人家。据讲,当年那户女人一定很开怀,且绝对生男孩,极灵。但送桩如果被他人知道,在他们经过的路上放一根红筷或铜币,那么喜气定会被劫走。

这次,“我”决定在二麻子送桩时劫桩,并成功地被送桩队伍扫到了路旁。但这“我并不知道。从此,我对二麻子总有一种负罪感。后来,二麻子的妻子对外说生了一个女孩,“我”不由觉得所有人都对我充满了鄙夷、愤怒。三天后,我们才明白四十出头生男孩照老规矩要先瞒三朝。其实二麻子家添了个男丁。“我”顿时轻松了许多。

 如果不是因为乡间贫苦的生活令“我”的小而敏感的心里充满了“渴求幸福的欲望”,神秘的送桩可能就自然地走了过去。穷困、饥饿带给“我”的种种尴尬,使“我”对送桩生出的误解,也让劫桩的想法盘踞在“我”心里。劫桩“成功,但它所带来的幸福只持续了几天,”我“又被另一种不安的缠住了。二麻子夫妻不能自禁的喜悦与二麻子妻怀孕后的兴奋,烘托出”我“心里的愧疚。

作者叙述在乡间生活与童年心理中步步推进。而在童年的“我“身后,我们还能看到成年的”我“带着复杂的眷恋回望童年的自己,使作品有一点淡淡的怀恋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