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705许家宜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的座佑铭,用来勉励老人。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笔下文字无不让我钦佩。他的文章有很独特的风韵,通俗易懂。
《春》和《荷塘月色》没有太多华丽的名词,而是运用了许多常见的修辞手法,却能将声音描写得如诗如画,栩栩如生。
《匆匆》一文,也不禁让我感到时间的宝贵: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间;杨柳枯了,还有再青的时间;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间,但是,聪的,你告诉我,我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在《背景》中,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他是一个爱国的文人;在《给亡妇》中,他是一个爱妻爱国的好丈夫,在《一封信》中,他一是个漂游在外、思乡的赤子。
朱自清早年的文章与后期的相比,其中早年的文章有些文言文的味道,让我似懂非懂,半知半解,而后期的作品多了许多白话文,更加贴进的现代,前言中说:语言风格是一个年代的定产物。是呀,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追求,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改变。
从朱自清的文字看来,他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他的文章,每一篇,每一家,都喊着自己的真正思想,他平生视人平等,为人正直,被称为:“有骨气的爱国文人”,想必,他做人处事之品质,一定高尚。
作为一名中国人,他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是我们的榜样,作为一名文人,他的风采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