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的眼泪
703班 任成希
岁月的硝烟卷起黄沙,埋没着千年忠骨;时光的风云消磨情肠,痛诉着情意芳华;兵戈的屑沫侵袭故土,切断了复国梦想。远方,是谁在怆然落泪?是谁在黯然神伤?
——题记
晦暗的天,蒙蒙的地,一片片残红在风中凋零,花雨中,她憔悴的面庞正如这残红。磐石为她静默,群山为她伫足,哽咽中,一点红光沁出,带着她失爱的凄凉,一滴滴娇柔的泪珠从她的眼眶涌出,晶莹中氤氲着惆怅。忆往日,何堪回首?探明朝,从何念起?段段情事已成烟,日日风华成追忆,她的泪光中映着昔日在府中的情目以对,映着昔日在梦中的比翼双飞,映着昔日在欢庆中的佳言丽语,如今却无从忆起。幽林中,惟她一人,洒泪葬花,望几许,已然情泪湿襟。
风雨声中,一间茅屋内闪烁着昏暗的烛光,一位面黄肌瘦的老人独躺床上,眼望悠远而深邃的天穹,老泪纵横。面对生死,他未曾想过连篇后事,而是在忧国忧民。一道道皱纹如贫脊的的荒土,印刻了岁月的艰辛,几滴倔强的泪珠泛着淡光,折射出战士出征时的气冲斗牛,折射出扫荡宿敌的浩荡气概,折射出收复故土的谈笑凯旋,然而这一切只是空想。含着星点悲怆的泪光,他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忌无忘告乃翁”的遗言,他,盼王师争伐,然得胜日,泪已成灰。
面对浩荡的汩罗江,一位诗人的热枕与悲愤化作几腔泪水滴落,他在为命运际遇而泣,为家园百孔千疮而痛,更是为祖国百姓而哭。生不逢时的他降临在这片战火硝烟的土地上,满腹抱负才情却成了朝政攻讦的对象,满腔爱国之情却成了自己走向是毁灭的根源。微风掠过,吹动着他的银发,泛起满腹惆怅,苦涩的眼泪如水波涌动,泪光中映着《离骚》的岁月蹉跎,映着《楚辞》的风流凄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志,“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铸造了他崇高的历史形象,他的情,他的泪,随着一块巨石永远沉入了汩罗江,而一位伟大、不朽的诗魂随江水奔流不息,无声地滋润着他深爱地土地。几千年来,人们以一个节日来纪念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存在。
看今朝,远离宁静与和平的中东国家,炮火迭起,战争频繁,远方昏暗的残阳下,无家可归的黑人孩子们浑身哆嗦蜷缩在千创百孔的围墙下,听着凄厉的枪炮声,目睹着血肉横飞的战争,感受着死亡的气息;那双双充满恐怖的双眼中,眼泪如决堤之水夺眶而出。这是为痛失亲人而无依无靠的的眼泪,这是为美好家园已然被摧毁的眼泪,更是为可怕际遇与阴翳人生的眼泪。此时又有谁能擦干他们的泪?抚平他们的心灵的伤呢?
无论是黛玉葬花佳人蛾眉颦蹙的情泪;无论是诗人陆游垂危望叹国破江山碎的愁泪;无论是爱国者屈原投江可怜一生的叹泪;还是中东儿童畏惧家失人亡的苦泪,都让人黯然神伤,带给世人无尽的悲怆和凄凉。
然而我相信,这滴滴眼泪,都将成为世人对人生的警叹——我们是否懂得珍惜?
让我们反思历史,面对未来,用自信克服挫折,用希望风干泪水,新的人生从此开始。
点评:
小作者以“悲怆的眼泪”为线索,通过黛玉、陆游、屈原、战火中的儿童的眼泪,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和让人悲怆的人生;语言精炼,形象,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选材上,小作者有宽阔的视野,既有历史角度,也有现实角度;从情感来看,小作者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既能感受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寄人篱下、韶华易逝的凄凉,能感受到两位爱国者的爱国情怀,还能感受战火中儿童的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不足之处,文章结尾无力。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所谓“豹尾”,则要求文章结尾应收束有力,升华立意。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要启迪世人“珍惜”“自信”吗?这跟前面的内容有何联系?建议小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这几则材料表面的相似-----“悲怆的眼泪”,还要分析他们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才是文章的写作目的。 (点评老师:喻中胜)
父亲
802班 罗琪翔
父亲对我的影响远甚过一切,他不仅让我随时都能感受到他的爱和温暖,他的责任和力量,而且他把坚持刻在了我心上。
在某个闲适的午后翻开陈旧的相册,泛黄的相片上父亲穿一身学士服在教学楼前,脸上洋溢着我非常熟悉的笑。阳光下,那笑如此璀璨,却让我想流泪。小学毕业前我被学业压得窒息想放弃时,父亲小心地拿出这张相片,神色凝重:“孩子,为了不在农村呆一辈子,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研究生,我考了整整四年。这一千多天,我每天辛苦工作后,熬夜看书到凌晨,却从没想过放弃。成功只青睐坚持到最后的人,没到终点,再难也得咬紧牙关。”那时,“坚持”便在我心中生了根。
继续翻,纸页间发出轻微的声响,相片上稚嫩的我在母校门口笨拙地站着,手里拿着一张奖状。不能不想起,参加比赛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对我的辅导和教育。一个个题目让我写得手发痛,还要忍受父亲对文章的挑剔批评。委屈在心里发酵的我赌气说不想写了,但父亲无情地给我一个冷峻侧脸,说写完再回家。我硬着头皮坚持了下去,写满好几张纸。深夜,从办公室出来,风吹得我眼泪在打转,父亲拍拍我的头,语气温和:“别怪爸逼你,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难有成就,只有你经历了才能真正明白。”结果那次我拿了一等奖,从此以后,坚持便永远记在我的心中。
轻轻地关上相册,惊扰一群尘埃,洋洋洒洒消散于阳光之下。迷离中觉得自己好像变得与父亲一样,拥有着坚持与努力。其实父亲对的我影响只是这个国家千万家庭的一个缩影吧。从傅雷为儿成长修书百余篇,到林微因的父亲让女儿出国深造,千万个父亲用他们的肩扛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那融入他们血肉的责任让他们用独有的方式传承了所有宝贵的精神品质与文化,而这些正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屹立不倒的根本,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让中国骄傲地在世界东方崛起的坚实的基石。
点评:
这是一篇材料加命题的作文,材料对写作既有指导性也有限制性。它的限制性既体现在对文章选材的限制上------只能写父亲对孩子学习、思想、品行等方面的影响的内容,也体现在对文章立意上的限制------不能表达一般意义上的父爱,而要表达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和对民族、社会的影响。本文小作者读懂了题目要求,按题目要求写作,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内容上通过两个片段,写出了父亲对自己“坚持’的品质的影响。文章思路清晰,两个片段过渡自然,而且体现了一种品质形成的过程;这两个片段从不同的角度选材,既有父亲的“言教”,也有父亲的“身教”;在叙述这两个片段时,描写的重点在父亲身上,突出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文尾的联想自然,升华立意符合本次作文立意方面的要求。
(点评老师:喻中胜)
父亲
810班 李牵
我一直知道,我的父亲是爱我的。我一直知道,他会每天早晨给我买早餐送我上学,会每天晚上给我盖被子。但直到那天,我才发现,他给予我的,不止是爱。
那天,我们家开朋友聚会,屋子里处处洋溢着欢愉的气息。哦,不是处处——角落里,我和一小孩大眼瞪小眼。原因是他打破了我最心爱的狐狸杯子,还不承认。怒火中烧又无处发泄,我跑回房,用尽全身力气把门踢上,于是,家里其乐融融无比和谐的气氛被我那“砰”的一声给打破了。
事后,父亲打了我。
“你认为你的这个举动发泄了你的怒火?但是你有没有想想,你打断了别人的欢乐。”他看着眼泪纵横的我,眼中闪着心疼与不忍,却还故作严厉。
“你应该感到惭愧,即使是那个小孩先激怒了你,你也不应该在客人面前肆意妄为。他犯了错,你就不要跟着犯错。”
看着我乖乖的点头,他露出了久违的温暖的笑,轻轻摸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虽然那个孩子做了错事,但他比你小好多,定然是没有你懂事。你是他的姐姐,难道不应该让一下他。”
父亲的话很直接,我却很受用。我擦干眼泪,觉得心里的怒火已经无影无踪了。想到刚才那个孩子惊恐的哭声,客人们惊愕的神情,一场好好的聚会最后不欢而散。我确实太自私,太小心眼了,做事丝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难怪父亲会生气。
大道理永远比不过切身体会,父亲让我明白了宽容大度,尊重他人的道理。后来,我把它带到生活中去,不仅让亲戚朋友喜欢我,更让我与老师同学都能相处融洽。
想起父亲小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我若不是你父亲,你以为我会管你?”很普通的一句话,我却最终明白了,父亲于我不仅仅是感人至深的爱,更是一份责任,一份重如泰山的责任------教我懂得做人的道理。不仅仅是让我吃得饱穿的暖,也不仅仅是培养我考上一所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更是让我成为一个会做人、会做事,对社会有用的人。
若一位父亲没有意识到这种责任,那么他的孩子将无法真正成人。我曾看过一篇报道,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轻松考上了外国的名校,却因无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黯然回国,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成了啃老族。“子不教,父之过”,这又何尝不与他的父亲自小只关心他的学习,不注重培养他的健全人格有关呢?
父亲是一份爱,更是一份责任。他们培养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责任何其之大。若每一个父亲不止关注孩子的身体和成绩,更关注他们的思想,那么我们民族的未来会是多么光明。愿天下的父亲,都能为国家培育出栋梁之才。愿天下的孩子,都能在父亲的教育下成为民族的脊梁。
点评:
本文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记叙文,叙事简洁,突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影响;由叙事到议论的过渡自然,通过假设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突出了父亲对社会的影响。文章思路清晰,行文流畅,一气呵成,是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值得商榷的有两点,一是,写父亲的内容较少,怎样用更丰富的内容,更好地突出父亲的影响,还需琢磨;二是,记叙文中的议论应该是画龙点睛式的,怎样使议论更加精炼简洁,还需思考。 (点评老师:喻中胜)
如此课堂,我最爱
810班 郭迦德
我最爱的课堂,是孩童时代的一节美术课。
时光的沙漏被我反转,我来到了幼儿园……
那时候,我很喜欢画画,但却总画不好。有一天,一个女老师给我们上课,她手拿着画笔,清澈的眼睛温柔的注视着我们:“画画,并不需要多么高的技巧,只要用心灵去画,那便是最美的。”她画了一只海鸥,然后闭上双眼,张开双手,像飞翔的样子。她仿佛在追寻什么,那是对梦想的执着,那是心灵大海与天空的完美融合。班上没有一个小朋友出声,那是最圣洁的一刻。
我的心无比震撼,我也拿出画笔,在画板上画了一片树林。像老师那样,闭上双眼,去感受去倾听那片树林的心声。每一颗树木都是美丽的,我仿佛触摸到了那历经沧桑的皮肤,它在向我诉说着悲喜人生。我慢慢的听着,好像在听一个永远没有结局的故事,只有大树那美丽的自然的声音……
仿佛从美梦中醒来,我睁开眼,所有人都看着我,我愣愣着,不知所措。老师看着我,满意的笑了:“你做得很好,给小朋友讲一讲你这幅用心灵画的画吧。”她清澈的眼神鼓励着我,我走上讲台,看着无数双天真的眼睛,我讲了一个故事,一棵树与一个男孩的故事……那如潮的掌声,让我收获到了人生第一次成功。
那次课,我觉得是对心灵的洗礼。这么多年来,无数次当我沮丧失意时,我就会想起那个女老师亲切的话语:“只要用心,你就能做好。”这种用心灵去感受的课堂是我最喜爱的。以后的课堂上,我都在寻找这种感觉;但在那布满试卷的课堂上,我知道,我找不到了;我将永远怀念这种课堂了。
若有人问我最爱的课堂是什么?我会带着伤感说:“如此课堂,我最爱。”
点评:
同学们在课堂上度过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学习、成长。同学们对课堂的态度既影响着学习效率,也影响着心情,甚至影响成长。可见,热爱课堂是多么重要。对课堂热爱与否,跟同学们是否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有关,也跟老师和教育现状有关。小作者之所以对这节美术课记忆犹新,念念不忘,就是因为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用心去画画,用心去感受了。可见,快乐也好,收获也好,都需要自己参与其中,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感受。从文章本身而言,小作者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语言精炼,想象丰富,很好地传达出了自己对这节课的热爱和对这样的课堂的渴望。不足之处,一个幼儿园的学生能“触摸到了那历经沧桑的皮肤,”感受“它在向我诉说着悲喜人生”? (点评老师:喻中胜)
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
801班 郭霄潇
翻看手机中曾经拍过的老照片;曾经让我感动不已的一幕映入眼帘。你在那一个瞬间拨动了我的心弦,让我铭刻一份相濡以沫的爱情。
一次乘车旅途中,我突然冒出想拍一些长江的照片的念头。就在这时,一对老夫妻偶然走进了我眼里的风景,时间也在此定格。世界好像也在这一刻静了下来,只有那一对老夫妻手牵着手,踏着一路夕阳的残影,慈祥笑着向我们慢慢走来。背后的江水如晕染上蓝色的水彩,闪烁着粼粼的波光,和谐的这一幕俨然是一幅天然写意的泼墨画!那一瞬间,我的心头像是被夏天清晨的风吹过,你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只听见飞鸟一闪而过的声音。车缓缓地驶动了,天地、自然与人,这和谐唯美的一幕,却留在了我的心底。
倚窗沉思,这对老夫妻会拥有怎样的过往呢?
年轻的时候是否并不顺利,甚至饱经坎坷才走到今天的呢?也许他们的父母也因门不当户不对而全力反对、阻拦他们。但他们握着对方的手,依旧相伴在一起!稍长一些,也许他们的日子并不安定,可能是因为妻子离开家乡便会有更好的事业之路,可能是因为有高官富商看中了丈夫要他做自己的乘龙快婿。但他们彼此相守,依旧坚定地厮守终生!他们的爱情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飘散,在生活的波澜起伏中沉淀,愈加醇香……
车窗外的吵闹声将我拉回现实。一对年轻的情侣在大声争吵,痛哭的女生决绝地跑开。如今的人们,可以为了名利随时牺牲自己的爱情;可以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便从此天涯海角,不闻不问;可以因为自己的无根据的猜疑便推说爱人的背叛。
这样的现实悲剧无时不刻不在重现,又有多少人能像那对老夫妻一样:经历了风霜雪雨的轮回,尘世纷纷扰扰的选择和诱惑,紧握住手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
与那和谐美好一幕的邂逅,轻轻拨动了我的心弦,至真至纯的美好情感经历岁月的窖藏,历久弥香!
点评:
美都具有动人心弦,震撼人心的力量。拨动心弦的美有多种多样,有自然的美,有人性的美,崇高的美,有喜剧之美,悲剧之美等。小作者选择的是自己所感受到的人性之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虽说“爱情”不是这个年龄段所要关注的话题,但小作者从一对老夫妻牵手和微笑中感受到了他们一路走来的坎坷,以及他们的坚守扶持、相濡以沫。这不仅难能可贵,也有积极意义。本文有几点值得同学们学习:其一,小作者语言精炼,选材意识强,小作者没有对旅途的叙述,而是直接切入到让自己感动的一幕,干净利索,毫无拖泥带水之嫌;小作者的写作重点意识也很强,“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这篇文章的写作重点很明显应该在“心弦”上------心理感受是写作的重点,小作者抓住了这个重点。其二,小作者善于运用侧面衬托法,在表现这一幕时,既有直接的描写,又有对江水、对天地、对飞鸟的描写,描绘出了一幅和谐唯美的画面,即衬托了老夫妻之美,也能突出这一幕给小作者印象之深。其三,把想象中老夫妻的过往和现实对比,突出了这对老夫妻美的本质,点明了这一幕让我感动的深层原因,使文章有了深度,有了现实意义。 (点评老师:喻中胜)
人生就是一趟旅程
802班 吴迪睿
“十一”黄金周照例是旅游的好时机,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似乎再次印证了我这个想法。慵懒地靠在座位上,听着车里随性的音乐,看看手机里同学不断发过来的关于作业的短信,我叹了口气,只要稍微想一想还有大笔作业等待着我,旅游来舒缓心情的想法便会烟消云散,只剩下“消费时间”这个生硬的词语压在心头,我关掉手机关掉音乐,强迫自己什么也别想,只要静静看看窗外的风景。
清晨,温暖宜人的阳光,在清新蔚蓝的天空里闪耀,沿路的青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虽然有微风吹乱头发,却像是很温柔的抚摸;满山遍野的树、草绿得逼眼,仿佛饱胀的活力随时都能喷发迸射。路上少见车辆,偶尔几处农家或远或近,静静伫立,红砖白瓦的房屋透着浓郁的乡土风情;这种气息在车水马龙,弥散着喧嚣和忙碌的大城市里是感受不到的。突然间,我对这趟旅程多了几分好感,这沿路的风景,让我觉得美好与轻松,让我感受到了宁静与活力,灵感与思考也在这种放空的状态下滋长。
其实人生就是一趟旅程,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起点,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终点,但我们可以决定中途的旅程。旅程是你与别人不同之处,是你独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生命之美在旅程之中。
功利化、物质化、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旅程中的步履急急匆匆。
有许许多多的旅游者,他们形式般跟着潮流去某些著名景点,在观赏时间受限制之下,匆匆地、盲目地看完所有景点;不停地拍照、买纪念品;然后大包小包、满脸疲惫地返程。这样的游程收获的是紧张,是累,毫无美的享受。
人生旅途中也有这样些人,麻木的心只有跟着大众潮流而行走,按部就班地寒窗苦读,完成学业,工作、退休直到离开世界。他们一生都在忙碌,读书时,他们“三更灯火五更鸡”,忙着写作业,忙着补课,忘记了自己的兴趣,麻木了自己的想法,就是为了那个结果;成年了,他们忙工作、忙赚钱、忙交际,忙得没有时间陪陪亲人,忙得没有时间关心身体,忙得没有时间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就是为了一个结果。在只追求结果,只追求相同的结果的过程中,淹没了自己,平庸了自己。
我们要根据自已的心,真正地活出自己。你起码应该让自已觉得快乐,觉得有那么几件让自已一生都为之自豪的事,有那么几次永远不后悔的选择,有拼尽全力从不放弃地追逐过自已的梦想,哪怕失败也觉得骄傲,起码我努力过,我不甘于平庸过。就像你不一定要去什么大景点,哪怕在海边静静呆上一上午,放松自已,听听潮起潮落,你只要自已认为快乐、认为美就好;不要与别人比较,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影响你、动摇你,那么你已经是真正地活过了。
那些青史留名的人物只是在这群真正活过的人物中实现了自已的梦并精神永存的人。只要真正地活过,即使没有留名青史的贡献,那又何妨;你有充实的人生,就算在离开世界前你也能问心无愧地想:我的一生没有白过,我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我很快乐。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比起浩瀚的宇宙生命实在是太渺小,何必去过分追求生命之外的东西,何必在乎生命中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又何必庸人自扰呢!
就像作业迟早会做完,何必因此破坏旅行的必情;就像在动笔之前曾犹豫过这篇文章是否符合要求,但还是觉得这就是我内心的声音;于是毅然决然写了下来,突然觉得有种抒发的快感,也算是尊重了我的心。
抬头看看窗外,想起旅程到站要下车的场景-------那时定会微风拂面,心情正好。因为这趟旅程结束了,但心的旅行没有停止,人生的旅程也没有停止,我将会以从容之态,跟着自由之心,欣赏一路美景。
点评:
看完这篇文章,我很高兴。小作者没有只读书,死读书;在读书的同时,还在读自然,读社会,读人生;没有被沉重的作业负担压住,心智在思考中成长,感悟在思考中深刻。人生是一趟没有回程的旅行,我们怎样走完这趟珍贵无比的旅程呢?所有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回答。小作者的思考是一种人生美学意义上的思考------“我将会以从容之态,跟着自由之心,欣赏一路美景。”这样的思考是一种超出了物质化的思考,这样的人生定会是诗意的人生。 (点评老师:喻中胜)
溪水的声音
703班 方启佩
周末去郊区爬山,我走着走着,耳畔传来缓缓流淌的水声。我四处寻找,发现身后树丛间有一条长长的小溪。浅浅的溪水,水面上漂浮着落叶和杂草,溪水冲击着石头,发出了微微“刷刷”声。
我心里暗想:这,实在不能算是一条美丽的小溪!
溪旁有一块形状怪异的大石头,我坐了上去,悠闲地伸出手,捡起一块小石子儿,使劲地向外抛去。石子儿“扑通”一声,掉进了小溪中,溪面上立即溅起了小水花,一朵连着一朵。当水花又落入小溪时,它们调皮地在溪面上画出一个个小圆圈儿!
我正在欣赏它们的杰作。突然听到人声,抬头望去,那岸边走来了母女二人,母亲正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穿着一件碎花的小裙子,正和妈妈有说有笑。让我有些迷惑的是,小女孩儿走起路来却有些歪歪斜斜,这么大了,怎么连路都走不稳呢?
那位母亲不时地弯下腰,去摸一下小女孩儿肉肉的小苹果脸。我似乎隐隐约约地听见她正对女孩儿说:“宝贝儿,小心,这里有一条小溪。”
小女孩儿高兴地拍着手,小辫子一上一下地乱跳起来。
“妈妈,我听见了水流动的声音,像一串又一串的铃铛呢!”
我恍然大悟,小女孩儿原来是双目失明了。
母女俩越走越近,我分明看见小女孩笑靥如花的脸。她们顺着水岸又走了一段,女孩儿咧开嘴巴:“妈妈,这水可真清啊!你看,上面还有我们的影子呢!呵呵!”
霎那间,我的心底莫名地涌起一股暖流。我仿佛看到了小女孩儿心中,那条长长地、清澈的小溪,一条条彩色的小鱼儿,在这水明如镜的小溪中游来游去。一袭碎花裙的她,也和着这鱼儿们尽情嬉戏着、玩耍着!
“孩子,我们来扔石子儿,好吗?”母亲温和地问。
“嗯!好啊!好啊!”女孩儿连忙点点头,兴奋得瞪着眼睛,拍起了手儿。
母亲拾起岸边草丛里藏着的一块石子儿,递给小女孩儿。她接过石子儿,用力扔了出去。“嗵”的一声,水花溅了起来,跑到了母亲和小女孩儿的脸上。“嘻嘻”的笑声传了过来,这欢快无比的笑,环绕在母亲和女孩儿的身边,也紧紧包围了我。我的脸上,我的心底,也被这无边的笑声淹没了。
“你看,这溪水中的小鱼儿、小蝌蚪也在笑着呢!”母亲轻轻地搂着女孩儿,摩挲着她粉嫩的小脸。
女孩儿的笑声更欢乐!更大了!回荡在这溪水里,回荡在这岸边,回荡在水边的一大片林子里。
我仿佛看见,她心中的那条小溪依旧不断地奔着、跑着、那么欢快、那么欢腾!
鱼儿也跃出了水面······
女孩儿的笑声在这溪水上久久地盘旋着,这笑,也将永远地驻扎在我心底······
点评:
盲人永远生活在黑暗中,他们内心的痛苦以及对于光明的渴望是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永远也感受不到的。有些盲人被黑暗击倒,有些盲人却在黑暗中伟岸站立,眼盲心不盲,他们精神的天地里宽敞明亮。这样的盲人让人敬仰,让人感动。小作者也被这样一个盲人小姑娘所感染。小作者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位身体残疾但心理健康,虽看不见但很乐观,虽艰难但快乐的小女孩的形象;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小女孩的喜爱之情,也含蓄地表达了小女孩的乐观、快乐给自己的影响。文中想象的表现手法也运用得很好。不足之处,题目是“溪水的声音”,但对“溪水的声音”描写较少,没有写出“溪水的声音”和女孩的笑声之间的联系。如果能描写溪水的声音,并能写出溪水的声音和女孩的笑声的联系,那就更好了。 (点评老师:喻中胜)
读 书 二 三 事
801 肖铸
书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我俩之间的故事特多。
记得我儿时读书的速度特别的快,几乎一目十行。当然是只看精彩的部分,那些我认为很无趣的细节我会完全不看直接跳过。有一次我在阅读课上看赤壁之战,不到二十分钟我便把书翻完了。课后同学们谈起所看的故事,我把头抬得高高的,一副才高八斗,得意洋洋模样,瞟了同组讨论的同学说:“真幼稚!居然看这么小儿科的童话、寓言。我把火烧赤壁都看完了!”看到他们惊愕的表情,我得意洋洋的开始讲我看的故事,这时同桌问:“周瑜打黄盖你怎么没讲?”我满不在乎的说道:“他泄露军情呗!有什么可讲的?”。“哈哈哈……”同学们都笑翻了!“你讲的真是本年度最好笑的笑话!你不知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是一计,让曹操上当的!”同桌笑得喘不过气来。我的脸顿时红一阵、白一阵的,恨不得教室的地上能突然裂出一条大缝让我钻进去。这时老师走过来,摸着我的头说:“读书不仔细,闹笑话了吧?精彩的故事是离不开细节的!”这个故事让我永远记住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仔细、认真不能忽视细节。
那以后,我认真地把《三国演义》读了一遍。书中的情节峰回路转,十分吸引人。我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在长坂坡,我恨不能帮赵子龙解围;火烧赤壁,我敬佩诸葛孔明的足智多谋。大败曹军,我喜!诸葛亮三戏周瑜,我乐!败走麦城,我哀!读后出师表,看诸葛亮死,我哭!我恨老天不公!为什么让心存天下的诸葛亮如此的悲哀,如此的结局!一本好的著作,如同“三国”这般,它让我忘记周边的一切,脑海中不断演绎每一个故事,即使是再好的导演、再好的演员也无法将故事演绎的精彩卓越!因为每个读者会不由自主地身临其境,作为导演、作为演员去演绎每个场景、片段,用心体会每段文字带来的无限快乐和悲哀!我懂得了文学的博大精深,不得不赞叹!
当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我不停地哽咽,泪水多次充盈了眼眶,在无数的感动中读完。我为保尔·柯察金四次绝处逢生,却从未消磨那份忠诚感动;我为他的那份执着、坚持感动;我更为他给我们的信念------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感动不已。保尔的一言、一行很长时间都在我的脑海里徘徊。我不停的问自己,“我应该怎样去生活才不虚度年华?”我懂得了坚强、执着和追求。
我和书之间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悲欢喜乐,酸甜苦辣样样俱全。回首过去,我在阅读中收获了很多很多;想到未来,我和书之间一定还会演绎更多精彩的故事。
点评:
阅读的作用很多,有的人用它来“装门面”,有的人用它来消遣,有的人用它来获取知识,有的人用它来获取心灵的“鸡汤”等。很显然,小作者从阅读中获得了心灵的养分-----由读书要仔细感悟到做任何事情要认真;由保尔的名言,思考自己的人生。小作者的语言干净,流畅,表达生动准确,这也是大量阅读后的收获。 (点评老师:喻中胜)
春草
805班 姚曼芊
当阳光在漫长的冬夜撕开了一道口子;当寒风减少了力量,亲吻着大地;当小草钻出土地,伸了个懒腰;当白天终于比黑夜来的长时,我知道,春来了。
她和她的朋友-----新学期,来得这样轻,这样悄,以至于我都没有发觉。
是的,春天来了。
一切都生机勃勃,一个寒假不见,同学们都充满了活力;一切又像刚钻出的小草,明明是崭新的,却又似曾相识;崭新的学期,崭新的学习,可又分明那么熟悉!一周过去了,感觉寒假已离我太遥远,但日历上的数字分明告诉我,我与寒假只不过离别了七天而已。
春风拂过去年小草发芽的地方,又是一批嫩绿的小草,完成着成长的任务。
我们一样,早上7:25到校,上完一天的课,晚上再匆匆回家,做作业,然后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人感觉到枯燥、孤独,因为我们像小草一样有着成长的任务,并像小草一样有阳光的呵护、风雨的滋润、以及同伴的陪伴。
小草们望着周围的世界,一切都是新的、绿的,与去年差不多,除了一样——那就是小草的心。
开学了,我就是一名初二下学期的学生了,我已经没有了初一时的良好心境,我知道,时间犹如春天的脚步走得飞快!马上我就要成为一名初三的学生了,再过暑假就要开始补课了!原来,这在我心里一直是那么遥远,如今却又如此之近!我如一株小草面对新、绿的世界而感到恍惚与恐慌。老师告诉过我们,初二是一个分水岭,成绩努力就上去了,不努力就下来了。这个时期如春天对小草一样的重要!我明白我要更努力地成长。
阳光照耀着大地,再过几个月,花就开放了,那是小草最美丽、最辉煌的时期。我知道,初春来了,我必定努力,在明年的夏天,我也可以笑着迎来我的最美丽、最辉煌的时刻!
点评: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从古至今,人都从自然中学习、思考、感悟。本文小作者由小草的萌发联想到新学期的开始,由小草的努力生长联想到自己的努力成长,由小草的美丽、辉煌联想到自己的美丽、辉煌,这篇稚嫩的散文,传达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可见,小作者是一个具有观察自然、感悟自然,思考自己的学习、成长的学生。
(点评老师:喻中胜)
难忘榆钱
703班 黄明珠
每当春天来临时,我就会想起家乡的榆林以及那散发着清香的榆钱,我来到武汉快七年了,经常在放学回家的途中看见几个老太太在榆树下捋着榆钱,这一情景顿时勾起我小时候吃榆钱时的记忆,一股诱人的榆钱清香沁人肺腑,简直要人流出口水。
在我的老家豫南平原,榆树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树木。每到清明节前,在几场春雨的滋润下,一个个肥硕诱人的榆钱仿佛在一夜之间偷偷长出,一串串、一树树在春风中摇曳着。
因为有榆钱吃,这个时候,是我们孩子最开心的时候。我们提着竹篮,奔跑着、欢呼着,成群结队来到村外,“哧溜”几下就爬到高高的榆树上。找一个合适的树杈骑在上边,将竹篮挂在树枝上,一只手握着钩子去扳远处树上的树枝,而后,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摘下一枝榆钱,放在鼻尖下闻一闻,就迫不及待地塞入口中,狼吞虎咽地嚼上几口。树下的其他伙伴们馋得直流口水,跃跃欲试也想爬上来,只可怜他们都太小了-----婶婶们不让他们爬树。他们便一齐向上咋呼:“老榆树,高又大,老鸹爪叫我吃个饱。”老鸹爪是榆钱串的别称。听到喊声,树上的我们忍不住笑了起来,逗乐似的向下丢了几个榆钱,树下的伙伴们一窝蜂的抢了起来,榆钱刚放入口中,那股清香便从鼻孔里喷了出来,香甜的汁液瞬间四溢。连每根汗毛都酥了……
等竹篮的榆钱装满后,我就会开心地拎着回到家中,那时候爷爷还没走,我会让爷爷给我做着吃。爷爷将榆钱用清水洗干净,在竹筐内晾干,拌上玉米面,揉成各种形状,在锅内用文火进行蒸。待蒸熟后,掀开锅盖,一股说不出的清香就会扑鼻而来,馋得我在一边直流口水。爷爷就会笑着对我说:“别急,一会儿就好。”爷爷将蒸熟的榆钱倒入瓷盆内,想吃甜的就放几勺白砂糖;想吃咸的,滴上几滴香油,浇上几勺蒜汁,切入几撮姜丝撒在上面,整个做榆钱的工序就算是完成了。此时的我便会坐在爷爷的大腿上大口大口的吃着,心里好不自在!
五岁那年我离开了老家,离开了爷爷,离开了那片榆钱林,但却带走了昔日的那份榆钱乐。武汉是座大城市,理所当然的,这里也卖蒸榆钱的,我也曾买过几个来尝尝,还是原来那种形状,但那种味道,和爷爷做出来的相比差异太大,甘甜中似乎带着一股刺骨的苦涩,还没吃几口就吐出来了。
我曾想过回老家再吃一次爷爷做的蒸榆钱,但学业太忙了,实在是没有时间回去,久而久之便淡忘了,爷爷也在我这段淡忘的时光中去了。爷爷去了,但家乡的那片榆钱林却还是那么健壮,孩童时的那份榆钱乐始终都珍藏在我的心里,还有榆钱的那种特殊的甘甜,久久不能逝去……
点评:
故乡、童年是人生中最美、最温暖的记忆。小作者笔下的故乡多美呀,“每到清明节前,在几场春雨的滋润下,一个个肥硕诱人的榆钱仿佛在一夜之间偷偷长出,一串串、一树树在春风中摇曳着。”小作者笔下的摘榆钱多乐呀,“我们提着竹篮,奔跑着、欢呼着,成群结队来到村外,‘哧溜’几下就爬到高高的榆树上。找一个合适的树杈骑在上边,将竹篮挂在树枝上,一只手握着钩子去扳远处树上的树枝,而后,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摘下一枝榆钱,放在鼻尖下闻一闻,就迫不及待地塞入口中,狼吞虎咽地嚼上几口。”树下的小伙伴也快乐无比,“他们便一齐向上咋呼:‘老榆树,高又大,老鸹爪叫我吃个饱。’老鸹爪是榆钱串的别称。听到喊声,树上的我们忍不住笑了起来,逗乐似的向下丢了几个榆钱,树下的伙伴们一窝蜂的抢了起来,榆钱刚放入口中,那股清香便从鼻孔里喷了出来,香甜的汁液瞬间四溢。连每根汗毛都酥了……”故乡的情更难忘,爷爷精心制作的蒸榆钱,“我便会坐在爷爷的大腿上大口大口的吃着,心里好不自在!”正因为有情在,武汉的榆钱哪能跟爷爷的榆钱相比。欣赏小作者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读着这些文字,那摘榆钱,吃榆钱的情景如在眼前;那快乐的气氛,那自在的心情仿佛感同身受。整篇文章,思路清晰,详略得当,情感真挚,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点评老师:喻中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