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日记四篇
805班 段冬妍
出发(10月15日)
乌云在天空中缓缓地飘着,凉风吹动着树叶,骤然变冷的天气,加上背着沉重的行李,正朝学校门口走去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今天是我们参加社会实践的出发日期,老天仿佛能预知了一样似的,它放出这般冷空气,故意要给我们造这冰冷气氛,给我们来个“下马威”,可在人群涌动的操场,同学们仍人声鼎沸,嬉笑和大声谈话把大操场变成一大锅刚熬开的“粥”,同学们络绎不绝地穿过校门集合在大操场。操场前面道路两旁绿荫下已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班的格子行李袋。
一面面飘扬的红旗,被各班体育委员拿在手中,站在各班队伍的排头。我抬头看到我们班排头一面鲜艳红旗,金色字体的“第五支队”格外引人注目。几个初三的同学走过来,故意趴在高处的栏杆上饶有兴趣地看我们,大有以“过来人”兴灾乐祸的味道,看着我们即将步入他们的“后尘”。
90分钟的准备,集合整队清点人员后我们上车,我们兴奋地“挤”上车,一直坐车到了江夏区人民政府才下车。集合清人数后,便开始了整个实践活动的第一个内容:徒步拉练。
我们步行十多分钟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花海,真的好美啊!一阵风吹来,突然扑来的带着花香的空气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就感受到大自然新鲜。我们此时此刻陶醉在这馨香的空气中,眼前是无际的花海在秋风中摇摆着,风吹“花浪”,花天一线,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煞是好看!不少同学都拿出相机,抢着拍下这一美景。各种的花五彩缤纷,花样子和香气也各不相同,我最喜欢的一种花是我叫不出名的白色紫边花,在众多色彩的花中,显得清静高雅,引人注目、让人驻足。当我们走过花海,真正开始了漫漫“长征”。
一路上,我们尽管都走得脚酸痛,但也没有一人放弃、叫苦。我们走了一条条路、翻过了山、走过了桥梁、穿过田野、一座座村庄都被我们甩在了了身后。走在公路上,一辆又一辆的车从我们身边驶过,太阳的位置也在不但向西偏移,到达目的地,才知道我们走过的路有多么漫长!我感觉我们都是“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样过来的!
到达目的地,又跟往常我们参加的军训一样,第一个迎接我们的便是开营仪式,心里话,我们真心不喜欢这仪式。我们找到小板凳便坐了下来,听几个领导讲话。讲完话后,鼓鼓掌,仪式也算结束了。我们跑去找到行李袋,用尽全力地拎起,跟随着带队老师带领我们我们来到寝室。空间有些小,光滑冰冷的地板砖上,摆放着一张张床垫。我们整理好行李,铺好睡袋,便什么都不顾昏沉沉地睡着了......再度醒来时,已是晚饭时间。
回顾今天的行程,16公里,5个小时的行军,这便是我们第一天的“长征”。虽然走下来的结果是腰酸背痛、混身无力、脚发软,却也很好地磨炼我们的意志。用一句话诠释今天,那是“痛,也快乐着”。
采访(10月16日)
学校为了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安排今天让我们去农村采访。
去农村的路上,我们一边欢声笑语地走着,一边饶有兴趣地参观农村的景色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虽说这里比较偏僻,没有中心城区的繁华、发达,但这里拥有新鲜、干净的空气,还有村人们的纯朴。路边随手摘下一朵小野花,拿到鼻子前嗅一嗅,一种独特的淡雅的香气沁人心脾。
望着不远处的村庄,好像快到了,但脚下的路窄窄的泥泞的土路又似没有尽头,绕了一弯又一弯,我们就这样走走停停用了几十分钟,一幢幢低矮不同的房屋才近至眼前。在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后,各小组分别走不同的路,去寻找采访对象。为了防止别人和我们抢“客户”,我们六人特地走得很快。
采访的过程倒是不那么容易,我们组的6个人采访中走了不少的路,有几次还险些迷路,在好心的老乡指引下才到集合点。我一共采访了6户人家,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二家和最后一家,我们采访第一家后,便来到貌似“土豪”的人家,一幢漂亮的农家小院落外加小洋楼,我们来到他们家门口,主人便好客地迎上来,我们采访中,同学黄思佳充当“电视台人”为我们的采访过程进行录相和拍照,让这家人还很是激动呢。他们没有城里人那样对陌生人的那种警惕,而是热情认真地与我们交流,回答我们提出的很多问题。我们采访完他家,女主人还欢送我们一程,为我们指路。我们采访最后一家是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娘,我们对她采访时,她并没有象前面采访的几家一样,都说有多么幸福、满足,她告诉我们这个村子中很多人际关系的问题和这个村子里的经济现状,以及还有些不满意的地方,她的实话实说,毫无隐瞒使我们的对她的印象更加深刻。之后,我们还在她的小卖部里吃了泡面,买了饮料。
采访后,我们还参观了“凡华农业园”。农业园里种植了许多花草,还在温室里种植了无公害绿色蔬菜。我们一行在各个大温室里观赏,有很多的专业人员在护理蔬菜,还看到几个天蓝色大桶,里面是有异味的营养液。
晚上,还组织观看了一场露天电影,因为人多,且屏幕的字小,坐在最后面的我们全班几乎看不到,只是听声音,心里想着,改天回家再到电脑上看看这电影吧,给我难忘的还有,看露天电影——就是冷。
今天过得充实、快乐,但尽管还是很累。
思想教育(10月17日)
今天上午,我们乘车去了一个特殊的地方——少管所。提到少管少,不少人只知道那肯定是关坏孩子的地方。不过,有多少人能去了解他们犯罪的原因呢?有多少人会去关爱、关怀他们,净化他们的心灵呢?
我们到了少管所,警官和谢校长对我们进行教育,随后,他们邀请了几名犯罪后改造良好的学员发言。他们中有男孩,也有女孩。他们的发言都打动人心,感人肺腑。看得出来,他们是真的是良心悔过。他们几个犯罪时都比我大不了多少,大都是抢劫、偷盗犯罪。他们犯罪的原因也无非是想过那种灯红酒绿的生活,或者是厌烦学习、受游戏诱惑。他们为自己年少无知所犯下罪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是他们无知地毁掉别人和自己的幸福、害了他人的生命,毁了自己青春。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酿成大错,而用自己青春时光来赎罪,为自己的一生印上一个不可抹灭的可悲印记。
离开少管所,汽车满载怀着深有感触的我们,驶向一个有些远的著名景点——中山舰博物馆。中山舰博物馆园区位一江夏区金口街,它主要由中山舰博物馆、中山舰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园和游客服务中心三大部份组成,是一座以中山舰的陈展示为中心,集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式专题博物馆。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面对这巨大的中山舰,我们不禁感到很惊奇,也很好奇。博物馆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中山舰的来历,建造过程,战斗经过,何时从长江金口段里打捞上来,十分详细。我们跟随者讲解员,边听她的讲解,一边认真仔细参观了中山舰,脑海中随之也能想象到了一段壮烈的抗日战斗场景,真是让人荡气回肠,油然而生了对抗日将士们的崇敬之情。一代名舰“中山舰”见证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通过参观中山舰博物馆,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只有强大,才不被侵略,中华民族强盛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晚上,部队里举办了文艺晚会,我们年级各班同学展示了自己的特长。62196部队的官兵们也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训练表演节目,整齐一致的表演引得大家连连喝彩。唯一的一点就是节目有点少,看完后还使人意犹未尽呢。
今天参观收获很多,心里感触也颇多,相信同学们也是这样认为的吧。
参观军营(10月18日)
今天是此次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了。一大早我们就在睡意未尽中起床,穿好衣服后去洗脸刷牙,整治个人卫生。山城里的早晨空气有些微凉,天还是蒙蒙亮。窗外一片寂静,隐隐约约听得见一两只鸟雀的鸣叫。从窗户向楼下望去,空无一人。
等我们下楼后,太阳才稍稍出来一点点,一片片的朝霞点缀在碧蓝的天空,温和的朝阳洒在山城的大地,给人一种十分温馨美好的感觉。伸了伸懒腰,看着地上灿烂美好的朝阳,我们快要离开这里了,我们本次的实践活动已经接近了尾声。
站好队,吃早饭,因为是最后一天,我和一些同学急着把碗放到行李袋里,开饭时没带碗,记忆中还是平生第一次没带餐具排队来吃饭,因为盘算着还带有干粮,早餐少吃点,算计着在这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没碗,只能用手拿着花卷,咬一口后才发现,这味道还真不错,并不是想象中难吃,反而有些美味来,比平时吃着要香多了,好想再去要一个来。
吃完早饭,今天的安排是去某部队参观,我们到达后,一名军官为我们做随行导游,为我们介绍情况,带领我们参观。首先参观的是导弹发射场,当发射炮筒子抬起来的时候,我们兴奋地等待着,屏住呼吸,以为马上就能看到导弹发射了,但是它并没有发射,又恢复了原始状,想着多少让我们都有些遗憾。我们全体同学围绕导弹发射器转了一圈,观看了它的结构,听导游讲解了一番,没听懂多少,只知道这导弹好厉害。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军营里的内务,宿舍里十分整齐,特别是被子和床单非常整齐,没有一丝皱痕,被子成豆腐块,室内整洁有序,让我们感慨万千。
离开部队,我们又返回了“凡华生态农业园”,因为参观过了,再没有兴趣进园里看了,所以和我两位同学找了一阴凉地坐下休息,午饭时也到了,吃些盒饭,再打开随身带的面包干粮。我的天哪,那天风很大,又不知什么时候弄了些沙土到上面了,没吃几口,就偷偷背着班主任把食物全丢到了白色大桶里。我不是要浪费,实在是迫不得已啊......,三人大发感叹,老红军长征时么样藏好食物的呢?估计是这点沙土也不会把食物丢掉罢。
上了回校的车,车还是原来的车,就像“加多宝广告”,——还是熟悉的味道。是一股难闻的浓浓的汽油味。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顺利回到了学校。在车上时,有细心地同学还计算过,我们第一天走的16公里,用了5个多小时,都快累死了。现在汽车走16公里,竟只用17分钟!有同学冒出一句“这还不是中国好速度!”。不过,反正回家了,之前经历过的16公里,想想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