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12日,由《教育名家》杂志以及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主办,由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承办的首届教育名家30人(武汉)论坛顺利举行。
在本次教育名家武汉论坛上,与会的专家代表们共同探讨了宏观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微观办学与变革,共话未来教育。会上,我校周鹏程校长作《智慧教育正以更深刻方式影响未来教育》主题报告,受到与会代表们的高度评价。
近日,《教育名家》杂志全文刊载了周鹏程校长的发言,原文转载如下:
智慧教育正以更深刻方式影响未来教育
苹果公司的创办人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前曾提出一个深刻的质疑:“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而更早时,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我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的变化,却低估未来十年的变化。”
十年前,PPT教学在高中还未成为普遍的常态;现在,高中不用PPT教学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少数,只用PPT还会被学生嘲讽为“骗骗他”。如今,智慧教育正以更深刻的方式启发和影响我们。也许一两年看不到明显的变化,但就像比尔・盖茨所说,我们不要低估未来十年的变化,“不要无所作为”,我们不要成为最后醒来的那个人。
智慧教育正在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虽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教育步伐慢了一些,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前行,教育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不断改变传统方式,正在融入未来的时代。譬如慕课,创新于大学教育,现已走进基础教育领域。又如移动终端,不仅改变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家校合作和师生的关系,并应用于教育系统管理过程。再譬如,一条信息瞬间可以通过微信,迅速扩散各个领域和不同的人群。还有传统课堂教育,学生不懂的知识,现在连小学生都可以上网“问百度”,不懂的古诗词“度娘”马上告诉你深刻涵义。有人曾问:中国一位大师去世无人想起,而乔布斯去世为什么引起世界人们感叹?奥巴马说,因为乔布斯改变了世界生活方式。
所谓智慧教育,即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相对知识教育而言,超越知识、走向智慧的教育。它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培养现代智慧型人才。应该说,智慧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当前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包括:班级授课制下的差异化教学,人才培养中“规模”与“个性”的对立问题,超越“走班”式的改良路径,真正实现个性化培养;借助“互联网+”下的移动学习,实现与当前社会生活特征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助于教与学的效率提升,破解我国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瓶颈问题;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教育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
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三中心”著称的班级授课制脱胎于前两次工业革命,它很好地满足了工业社会对大批量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的需求。但其弊端是将学习固定在了某个有限的物理空间——教室内,且同一个班上的学生面临“同内容”“同进度”,甚至“同作业”的学习,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抑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这既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符,也难以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特点。智慧教育就是通过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智能环境,让师生能够施展灵巧的教与学,从而为学习提供最适宜的个性化服务,改变传统教育中“僵化”的一面,兼顾人才培养中的“规模”与“个性”。例如:面向学生的适应性学习项目和学习档案袋;面向教师和学生的协同技术和数字学习内容;计算机化管理、监控和报告;学习者所需的更优的信息;学习者随处可用的在线学习资源。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智慧教育将帮助我们实现“精准教学”,并最终达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它将使我们的学习更便捷、更高效、更具个性化;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它将有利于我们实施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和管理。
从国际来看,智慧教育早已经成为各国教育规划的重要议题。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体验。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无线网和学习终端、智能化的学情分析系统和具备现代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早在2006年,新加坡就启动了“智慧国2015”计划,其中智慧教育,目的是使新加坡公民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保持个人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内容包括使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开发全新的学习资源、采用新的评价方式,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建设国家范围的教育基础设施,使所有学校都可以便捷与低成本地接入高速宽带网络,每一个学习者可以方便地获取需要的数字资源。其中,有10%至20%的学校被列为“实验学校”,他们将在教学中试用最新的应用软件;有5%的学校将被列为“未来学校”,是走在资讯科技应用最前端的学校。
美国于2010年发布了《改变美国教育:技术增强的学习——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该计划作为美国未来五年教育发展的规划战略,倡导进行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系统的全方位、整体性的变革。核心是提出21世纪的学习模型,分为学习、评价、教学、设施和绩效五大要素。与此相关,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先后发布了《“21世纪技能”基本内容:21世纪知识与技能“彩虹”》《“21世纪技能”的学习模型:“项目学习自行车模式”》《“21世纪技能”框架下的学校教育重组:七项支持系统的改革》。
应该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基础教育,“互联网+”已跨过时空和边界,智慧教育不仅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而且以更便捷的方式适应日益增多的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者,正在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和办学模式。
华中师大一附中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
我校自2005年搬迁到新校区后,经过近10年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已经形成基础设施完备、技术队伍健全、应用情况良好的局面。但与智慧教育的要求相比,尚存差距。在以人为本、数据治校的理念引导下,我们正以智慧校园为目标,通过云端一体化和大数据战略,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地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我们的总体框架是,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教育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两大平台为依托,以教师、学生、家长和课程四个库的建设为核心,以智慧管理和智慧教学为抓手。根据“十三五”规划,第一年,以智慧校园的基础环境和平台建设为主;第三年,以面向具体学科的应用系统和资源建设为重点,开展大规模和深入化地应用;第五年,初步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目标。
在硬件环境建设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基础设施:完成网络的升级改造,实现有线/无线网络的学校全覆盖,搭建了云平台,完成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设计了基于RFID的智慧校园一卡通和物联网方案。智慧教室:完成90间(初中30间,高中60间)云端一体化教室的建设,提供云空间和云资源,完成多模式交互教室的构建,配套智能终端。智慧平台:完成无纸化办公平台、微信互动平台、微课教学平台以及学情分析平台的构建。
在软件环境建设上,我们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一是体制和机制:专门成立了信息资源中心和基础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并在激励机制、专项资金、课题立项等方面进行倾斜,保障智慧校园的顺利建设。二是人才队伍建设:邀请校外专家指导和论证智慧校园的设计与实践,吸引校外专家常驻学校深度参与智慧校园建设,并定期对校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教师进行定制化的培训。三是数据文化:重视数据文化的建设与实践,提升全校的数据意识;依托大学专家团队研究数据标准和统一规划,强调实际建设过程中的数据规范工作。四是合作模式: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光谷高新企业等多方开展战略合作,结合学校特殊的校情,量身定制开发智慧校园相关的平台以及资源。
以此为基础,我们围绕着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积极开展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导向的智慧教育,其重点是学科能力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动,特色是普通班学生艺体特长培养和航空班新型飞行人才培养。
学科能力发展。一是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是核心。尝试通过学情分析系统对学生学科能力进行持续监测、跟踪和诊断,有望量化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与变化,对学生学情精准分析,差异化指导与修正,从而实现精准教学。如我校试点的物理学科,建立了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等为核心的能力体系,对物理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重构,对物理问题进行了精心设计与制作,对物理学科能力诊断和分析模式与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二是建设优质微课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尝试通过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等,促进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化,提升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三是部分引用苹果公司的“steam”课程,加强学习与实践、科技前沿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依托学校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和平台,通过科技活动研究记录和分析系统,详细记录学生在科技研究中的所有过程和成果,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量化数据;建立3D打印、机器人中心、创客基地、实践操作基地。
艺体特长培养。我校从2015年9月起,全面实行体育艺术“2+1+1”方案,要求学生高中三年掌握两项体育特长(游泳和另外一项球类运动)、两项艺术特长(音乐和美术各一项),对4项特长考核均合格的学生,学校颁发荣誉毕业证。学校选择其中一项体育特长作为试点,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手段,借助运动腕表等新型设备,随时随地记录学生的运动情况、身体状况等相关数据。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测量与运动能力检测,完成对学生3年运动数据的全时空跟踪和全方位采集,实现数据驱动的学生运动能力量化管理。
航空人才培养。为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新型战斗力生成需要,超前培育军事航空航天领域新型飞行人才,经报国家教育部、公安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从2015年起,我校成为全国16所首批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之一,承担起培养新型飞行人才的重任。学校通过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以学科能力发展促进学生航空专业技能提升,实现学员跨领域能力的融汇与贯通。学校准备配备全数字航空专业技能模拟操作平台,通过数据去记录和刻画各项能力,从课堂学习、课外训练、班会研讨、模拟驾驶等多场景全方位记录与学员能力发展相关的数据,助力航空班学员的快速成长。
未来,我们希望每一位学生能拥有个性化的学习;我们想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践行智慧教育的理念;我们也坚定地认为,关键能力的培养将帮助每一位学生“转识成智”,进而成为各领域的创新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