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请输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资讯 >> 校园新闻 >> 正文

如何用好“评价”这一教学工具——“校长有约”第二期活动顺利进行

作者:李向君,拍摄:李单,审核:吴绾茹、章元元 来源: 党支校办,科教处 时间: 2022-09-19 12:32:50 点击: 2133

           9月17日下午,学校青蓝工程“校长有约”的第二期活动在厚德楼二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以“如何用好‘评价’这一种教育工具”为主题,旨在及时清和解答青年教师这方面的困惑,持续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赋能。活动由教学副校长吴绾茹主持,杨国红校长现场为新进教师们指导解惑,参加活动的还有周海涛副校长、叶文娇副校长以及年级主任到场聆听并参与指导交流,华师大资环院龙泉老师作专题讲座。初中部2021、2022年新入职教师及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第一个环节是互帮互助的解惑交流环节,各位老师早已准备充分,结合阅读《给教师的建议》选段的思考与日常教学中的疑惑,展开了轻松又有深度的交流。胡艺桐老师、张磊老师提出了一些有关教学评价的疑问,姚彬婷老师、张皓月老师、白云飞老师讲述了自己实践的以及观察到的经验,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本环节由吴校长穿插点评,杨校长总结升华,各位老师在热烈的头脑风暴中增进了对于本话题的理解。

活动第二个环节是龙泉老师关于“学业质量的测量与评价”的主题讲座。龙泉老师从新课标中新增了“学业质量”这一小节的现象开始讲起,号召年轻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从研究学业质量测量与评价的角度入手,更高效科学地实现教学目标。

那么,什么是学业质量的测量,什么是学业质量的评价呢?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龙泉老师使用简单明了的公式“测量(质/量)+价值判断=评价”,言简意赅地点明了这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接着,龙泉老师用考驾照中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的比喻,类比说明了从建国以来我国高考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演变,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培养价值导向的调整。

在老师如何利用好考试结果来客观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方面,龙泉老师也是倾囊相授,详细地传授了进行考题编选和考情分析的要点:

首先,在考题编选方面。龙泉老师强调了两方面:

第一,考题需要突出选项的设计,每一个非正确答案,都需要“变废为宝”,精心设计,成为诊断学生错误的“警报器”,而不是随意设置为无关选项。正如龙泉老师所言,每一个非正确选项都应该成为一个“坑”,检验学生能不能跳过去。

第二,考题的难度和区分度都应该控制在合适的区间范围内。龙泉老师讲解了计算公式和评估区间,帮助在场年轻老师们理解和运用这些指标进行衡量,从而更好地筛选题目,实现减负增效。

接着,在考情分析方面。龙泉老师着重传授了两种分析方法:

第一,在不同班级间对比每道考题均分的必要性。老师可以通过每一道考题之间的比较,打破班级之间总分均分没有可比性的前提条件,从而能够更好地诊断不同班级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差异。

第二,计算班级里考试情况的标准差即离散程度,从而了解班级间的两极分化情况。

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种法宝,不应该成为禁锢学生的“紧箍咒”,而应该是催人奋进、发人深省的晨钟暮鼓。正如龙泉老师讲解的那样,在大数据时代,老师们应该科学高效地利用好考试数据,从而更快地实现诊断,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通过精选题目来落实“因材施教”实现减负增效。

而除了考试这一高效的评价手段,还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等等手段,都应该纳入老师学习研究的范围之中。但是,有一点需要年轻教师谨记的是,不能本末倒置——评价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如何让学生在意老师的反馈,如何让学生在意自己的分数,这一切都来源于学生微妙敏感的态度,来源于老师是否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而在这方面,年轻教师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校长有约”活动的初心和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