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我是小小“演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我钦佩的名人
作者:陈凤英 来源: 浏览量:10205 发布时间:2017-09-22

 

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和日本的松本清张,英国的阿瑟·柯南·道尔三人并称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人类史上最畅销的著书作家,将所有形式的著作算入,只有圣经与威廉·莎士比亚的著作的总销售量在她之上。其著作曾翻译成超过103种语言,总销突破20亿本。

童年

阿什菲尔德故居是阿加莎童年的天堂和终生怀念的地方。父母结束了婚后的奔波,在这里归于平静的家庭生活,给予了最小的女儿最多的关爱。虽然没有玩伴,小阿加莎却从不感到寂寞,屋后诺大的庭院足以成为她自得其乐的王国。母亲讲不完的故事和花样百出的游戏,是阿加莎浪漫幻想的源泉。阿加莎自己杜撰的人物和故事总让她日夜牵挂,玩具和娃娃都可以抛诸脑后。

阿加莎的母亲是一位个性独特、思维活跃的女性。她把长女玛和儿子都送到了英国顶级的寄宿学校,然后又灵感突发地认为应该保护孩子的视力和大脑,把阿加莎留在了身边,不让她在八岁前接受教育。可阿加莎还是凭着自己的聪颖,以及文化不高的姆妈有限的帮助,在五岁学会了阅读。从此阿加莎开始翻阅各种儿童读物,接受她的文学启蒙。

父亲的身体状况却逐渐恶化。阿加莎十一岁那年,父亲因急性肺炎于伦敦离开人世。家中只剩下阿加莎与母亲相依为命。经济的窘迫和母亲偶发的疾病成为严峻的现实,阿加莎彻底告别了无忧无虑的日子。

用上学的阿加莎仍然有大段的闲暇。她开始阅读一些英法名著,如狄更斯、萨克雷和大仲马的作品。每次去伦敦探望姨婆,阿加莎都有机会到剧院观看舞台剧和音乐剧,这成为了她的一大爱好。受到如此的熏陶,再加上才女姐姐的影响,阿加莎的创作欲萌发了。她开始尝试写作一些诗歌、小说甚至剧本。此时,母亲终于认识到应该让女儿接受更多的教育。

的鼓励下,阿加莎完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习作《白雪覆盖的荒漠》,并得到了邻居,小说家伊登·菲尔波茨的热心指点。侦探小说《黄屋之谜》更激发了阿加莎创作侦探小说的热情。

化学与成名

“毒药有着特殊的魅力。”——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借镜杀人》中这样写道。

在克里斯蒂的职业生涯中,她用笔杀死了数以百计的角色。其中一些是淹死的,一些是被刺死的,一些人是被铁锹打死的,但是克里斯蒂最钟爱的方法,还是用毒,而不是采取暴力。  “给我一瓶不会弄脏了手的毒药,”她可能会这么说,“我就能导演出一场完美的犯罪。”  她的小说是围绕着人物所用的毒物塑造的。这些角色个个都是用毒的高手,而且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一系列具有异国情调的毒物,令当代的罪犯望尘莫及。

克里斯蒂曾经亲口承认,她对毒药了如指掌,这或许就是她嗜好用毒的原因。在她的书中,毒药出现的频率也比同时期的作家高得多。克里斯蒂对番木鄨碱(bì jiǎn这味毒药的偏好,甚至被记录在一篇《药学杂志》的荟萃研究中。

克里斯蒂在化学及毒物方面的知识最初是从志愿工作中获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曾在英国托基的一家医院中参加志愿工作。她先是以医院药房的药剂师助理身份参与培训,期间学习了不少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化学知识。培训合格后,她就开始配制药剂。在那个年代,药片、洗剂和补剂还都是人工制成的,因此这一工作的技术含量其实相当高。

一战结束后,搁置两年仿佛被遗忘的书稿终于得到出版公司的垂青,有了修改后出版的机会,阿加莎满心欢喜地签订了几乎不计报酬的合约。1920年,《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出版,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个名字开始在英国文坛闪亮。

在《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一炮打响、为阿加莎带来赫赫声名的时候,厄运纷至沓来……母亲突然因病离世,令阿加莎伤心欲绝。丈夫不但没有带给她体贴和安慰,反而更疏远了气氛压抑的小家庭,并为了一个女子绝情地离开了阿加莎。

两段婚姻

于西班牙休养期间,她在恍惚间写完了《蓝色特快上的秘密》。热爱生活的阿加莎,终于还是鼓起勇气回到英国。当意识到无论是她的等待还是女儿的期盼都无法让丈夫回心转意时,她于1928年签订了离婚协议书。这在当时看来,是多么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定会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她却勇敢地抗争,为自己发声。

阿加莎需要焕然一新的生活,她在朋友的建议下登上东方快车,远赴中东。特异的风土人情翻开了阿加莎生命中崭新的一页。恶劣的环境和混乱的秩序挡不住她对这个神秘地带的无限热情,而这些,也为她日后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马克斯·马洛温被委派接待她,并陪她在返回英国的途中一路游历。然而电报却传来女儿患上肺炎的消息,令阿加莎惊慌失措。善解人意的马克斯借口也要提早返乡,护送阿加莎回到英国。看到女儿逐渐康复,阿加莎如释重负。生活仿佛又将归于平静……然而,比她年轻十四岁的马克斯的突然求婚打破了平静,令阿加莎又惊又喜。在反复权衡后,她克服了对爱情生活的恐惧,于1930年与她外甥的大学同学马克斯·马洛温步入婚姻的殿堂。

也因为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她认清并改过自身的不足,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经营得非常成功。两个人相互支持、相互补充、都取得了非凡成就:阿加莎在有生之年成为了在全世界读者最多的作家,而马洛温则发表了潜心多年的专著。他们的爱情持续了45年,她最后死在爱人的怀里。当然,这些都是后事了。

创作

她怀着对生活的热爱把她细致观察到的点点滴滴都写进了自己的侦探小说。她身边的人物,身处的场景,都会在小说中有所反映。自己的新居、朋友的宅邸,英国错综复杂的铁路网,遥远的中东各国,游船、东方快车和时髦的客运飞机,最后都演变成了阿加莎笔下的凶案现场。而英语世界许多耳熟能详的童谣则是她的小说借以烘托气氛的首选。这些罗列在一起看似有些儿戏的点子正显现了阿加莎无与伦比的智慧——把戏剧冲突强烈的故事安排在这些贴近生活的场景和氛围中,使她的小说具有一种亦真亦幻的魅力。

1947年,阿加莎应BBC之邀为玛丽王太后的八十寿辰创作了广播剧《三只瞎老鼠》。1952年,彼得·桑德斯将阿加莎根据《三只瞎老鼠》改编的剧本《捕鼠器》搬上舞台。正是从那一天起,这部作品每晚上演、从不间断,历时五十余年至今不衰,创造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在一个传媒还不甚发达的年代,在连续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几乎每年都有1-2部作品推出,而且其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成为世界级畅销书,且长销不衰——这就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梦幻般的惊人成就。

由她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荣获奥斯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都是她的粉丝……她没有更多的孩子,她的作品就是她的孩子,永远不老,令无数人茶饭不思。

在一片赞誉声中,阿加莎正逐渐步入暮年。衰老剥夺了越来越多的生活乐趣,可美好的回忆依然鲜亮,阿加莎对生命的感恩还是远远多于对生命的无奈。

1976112日,这个世界的喧嚣对阿加莎不再重要。她以85岁的高龄于英国牛津郡沃灵福德家中告别了热爱她的人们。次年,她的自传和马克斯的回忆录出版。阿加莎的时代结束了,但她的影响力超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