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
魅力师者⑥ | 丁园圆:心心相通,只为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微光
作者: 来源:党支部 浏览量:1460 发布时间:2024-06-13

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唤醒灵魂,则需要用“心”。然而,初中的孩子,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心灵沟通的难度大。所幸,我校有一批班主任,用心搭建起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让每个孩子顺利渡过叛逆期,而且走上美好的人生未来。比如丁园圆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时时与学生心心相通的班主任老师。

 

以“习册”为媒介,架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为了真正读懂每一个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丁老师以《习惯养成手册》为媒介,架起了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

《习惯养成手册》被学生称为心灵沟通神器,含有作业清单、今日自省、组员评价、老师评语、一周家长寄语、实践活动体验等内容。丁老师每本必批阅,其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对于《习惯养成手册》反映出来的情况,丁老师还会采取一对一的谈话措施,具体解决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进步与困惑。丁老师“入心”的管理措施,让学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长。在丁老师手机相册里,装满了学生和家长在习册上写过的真诚话语,这些都成了她在教育之路上前行的动力。

其中有一位学生写道:

“那天,班主任丁老师突然叫我出来,我心中满是紧张,心想自己可能犯了什么事。可是,事情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具体的语句我已不能记起,我只记得那天绚丽的霞光照在她的脸上,照着她语重心长的模样,照着她满是期许的目光。她告诉我,我有很深刻的思想,夸赞我写的那篇文章;她告诉我,我的数学竟破天荒地考了第一,希望我以后能成为她的主力战将,再创辉煌;她告诉我,我有很多东西她很欣赏,期待我未来的模样。像小说中似的,我竟然真的如她期许般成长。逐渐的,那个曾经顽劣的少年不再一如既往,他的目光变得坚定,他的脚步变得沉稳,他的心中真正住下了理想。”

 

以“合作”为契机,畅通生生心灵相通的渠道

为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学校开展“合作课堂”研究。丁老师以“小组文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小组建设,推动组员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她指导小组设定目标、设计组徽、制定组规等,并在每日的班级常规中加强落实。同时,她坚持小组集体评价和个人考评相结合,用团队力量促进个人发展,最终达到让“知者加速,惑者有助”的目的。

2020年疫情期间,丁老师带的2017级学生在每天网课后,都自主进入小组会议室,在组长的统筹安排下,总结当天所学内容,组员互相答疑解惑。丁老师认为,活动育人最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她鼓励各学习小组自主开展线上活动,学生踊跃行动,先后开展了学做菜、拍视频、舞文弄墨、舞刀弄枪等活动,活动中学生之间有深入的交流、磨合、配合,使理解真正发生,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丁老师巡视指导,并带领同学们进模范小组的会议室进行观摩,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网课无距离”。

其中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其实我也非常感谢自己的组员。再好的计划,没有人去执行,那就是纸上谈兵。非常谢谢遇到一群这么相契合的人。我们组能弄好背诵,是因为先有了好组员,组长只是一个推动作用。要学会放手放心,放手让负责人去做,放心去让组员落实。在大家状态不好时,提醒一下,每天了解背诵结果就够了。对于组里的负面情绪不要挂怀。加油!成长需要锻炼。”

 

以“家长沙龙”为手段,构建家校教育的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家长的作用非常重要。为了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丁老师以家校共读《正面管教》一书为媒介,每月举办一次“家长沙龙”,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在“家长沙龙”中,丁老师鼓励家长畅所欲言,许多家长在谈及孩子的现状与教育时,都显出了极大的焦虑与无助,有的甚至现场哽咽了起来。丁老师一方面安慰家长,一方面为家长教育孩子出谋划策,其他的家长也积极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

此外,丁老师还创办了“家庭会议”,即每逢关键时间节点,要求父母和孩子来一次“重要且正式的谈话”,主题由丁教师确定,每个家庭都必须举行,以制度的方式促进亲子沟通,以增强家人之间的合作以及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培养孩子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家庭会议”的安排,使许多原本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的孩子,或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学会了沟通。

一位家长参加家长会后,这样反馈到:“这是一次收获满满全程都是干货的分享会,有充满欢乐的孩子自画像认领游戏,也有充满感动的家长分享经验环节。沙龙里,我听了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分析,也学了其他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教育的缩影’……这一次沙龙是一次家长课堂,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让我反思想让孩子更优秀之前还是需要先检视我是否成为了一个优秀家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在学中持续成长!”

 

丁老师深信,教育是以心育心的事业,它只能通过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来实现。这需要教师有一颗善良之心、智慧之心,教师只有不断自我修炼、自我完善,才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开阔的胸襟。教室这方寸之地,不仅是学生生长的课堂,更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每当毕业的学生返校看望老师们,跟学弟学妹交流的时候,丁老师能真切感受到自己的风格在学生身上留下的“烙印”。这让她更加坚定,要努力用自己更美好的模样,做成长型思维的积极践行者,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微光。